当前位置: 首页
> 新闻动态 > 媒体关注
人民网: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养老服务托起幸福“夕阳红”
发布日期:2024-08-16浏览次数:字号:[ ]

(稿件来源:2024年8月14日人民网)

快到午饭时间,济宁兖州区小孟镇梁家村的“幸福食堂”又热闹起来。“这里的饭菜非常可口,一到饭点,村里就喊我们来吃饭,孩子们在外也放心。”说起村里办的食堂,80岁的村民颜西田打开了话匣子,子女在外务工,就他一人在家。“现在吃食堂,省事不说,人多心情还好”。“目前我们村有30多名老人在这里吃饭,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,我们还会专门送饭上门”。小孟镇梁家村支部书记李海龙介绍。

近年来,小孟镇面对年轻人外出务工较多,大量老年人、儿童在村居住等实际情况,将扎实推进“扶老”事业、守护老年人幸福“夕阳红”作为重要工作来抓,统筹老年人生活、健康和精神文化保障,建设幸福食堂6处,在解决好老年人吃饭问题的同时,以“幸福食堂”为阵地,邀请兖曲社、庄户剧团等文艺工作者,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、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,让村里的老人们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,切实描绘老年人幸福生活美好画卷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开办“美德信用”积分超市,创新制定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积分制度,根据积分多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“信用+”积分兑换超市兑换心仪物品,极大激发了志愿者开展“扶老”志愿服务活动热情,真正实现“小积分”撬动美德建设“大成效”,切实打通服务老年群体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“我今年满60岁了,镇里给我们老两口修了浴室,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,安装了防滑扶手,现在洗澡方便多了。”说起今年家里新添的浴室,小孟镇体仁寨的杜桂兰竖起了大拇指。

兖州区小孟镇积极探索“党建+农村养老服务”模式,将养老服务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,发动党员、干部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工作。发挥农村互助养老优势,采取“政府投资+村集体+能人”模式筹集资金,投资230余万元,建设幸福小楼,70岁以上老年人自愿入住。顺应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,在兼顾实用、安全、舒适的情况下,逐步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,做好分散供养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服务,有力提升了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,也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心、舒心。按照“医养结合”模式改造升级小孟镇社会福利中心,投资2000万元,建成集“医、住、养、休闲、临终关怀”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老年人场所。

“医术高,服务好,吃完医生开的药,我感觉身体好多了。看大病也不用跑大城市,在乡镇卫生院看病越来越方便。”刚在小孟镇卫生院看完病的刘代翠说道。

小孟镇从吃住问题、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,着力解决乡村医生面临困境,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,吸引医学专业毕业生充实乡村医生队伍。开展巡回义诊活动,提供健康监测、医疗护理等服务,帮助老年人及时发现健康问题,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,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的作用,让村民在家门口能看上病、看好病,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石,以实际行动守护最美“夕阳红”。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