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社会报:为村“著名” 让“嘉有名” | |||
| |||
(稿件来源:2024年6月26日《中国社会报》第A05版) 近年来,山东省嘉祥县创新用名方式、丰富地名内涵,深入推进地名文化保护传承,打造了“嘉有名”地名文化品牌。 地名+行动载体 开展地名采集上图行动。嘉祥县发挥民政牵头作用,指导成员单位结合职能推动实施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下发《关于做好“乡村著名行动”采集上图小程序推介使用的通知》,推动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点、农村电商、商超、农家乐、采摘园等上图,夯实“数据底座”,引导群众为“嘉”乡“著名”。 开展“邮路畅通”行动。嘉祥县民政部门联合交通、邮政等部门,推进县、乡、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贯通,并规范站点标识、统一门头,目前已建成县级快递公共配送中心1个、镇级配送站14个、村级综合服务站点408个。在此基础上,打造嘉祥电商仓储基地、直播孵化基地以及物流集散基地,通过“地名+电商+直播+仓储”模式助推农产品上行。 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行动。嘉祥县是2024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,以此为契机,充分挖掘纸坊镇5个传统村落的历史根脉,推动地名文化保护纳入《嘉祥县传统村落连片保护示范片区规划》和实施方案,持续推进传统村落地名文化保护发展,留住乡风乡韵乡愁。 地名+文旅融合 嘉祥县深入挖掘地名文旅资源,围绕“嘉祥印象”文旅品牌、“嘉有名”地名文化品牌,制作4集纪录片《武梁祠》,在山东卫视、央视等播出;同步录制《探秘嘉祥武氏祠》《武氏祠:刻在石头上的记忆》等系列宣讲视频,充分展示了武梁祠地名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;推出“曾庙—武氏祠—大学书院”“青山寺—法云寺”“隋庄—青山”等地名旅游路线,促进地名与文旅深度融合。 嘉祥县还组织编纂了《千秋嘉祥》《嘉山祥水》系列丛书,从不同角度展现嘉祥独特的山水风光和地名故事。在各级媒体刊载《武氏祠里探古迹,还是济宁有“石”力!》《赏古建之美 仰宗圣风范——走进曾庙风景区》《一纸汉画缘 一世齐鲁情》《千年“石头”雕刻文化自信》等多篇文章,以地名文化诠释嘉祥魅力,推动地名文化成果转化。 地名+本地特色 嘉祥县推动“嘉有名”地名文化元素融入“乡字号”“土字号”农产品、“农嘉宴”等品牌的宣传塑造,大力培育马村煎包、马集烧鸡、于家糁汤、朱楼炸鱼、纸坊肠汤等地名食品品牌,提升农副产品知名度。举办黄河大集、乡村文化旅游节、杏花节、牡丹花节、露营音乐节等活动,提升紫云山杏花、卧龙山牡丹、金屯荷花等影响力。 嘉祥县以儿童节、元宵节、重阳节、春节等节日为契机,联合嘉育户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、曾子故里曾子文化促进会、岳飞思想研究会、芸志爱心服务中心、祥龙义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,深入社区、学校,开展“记住美丽乡愁”“点亮美丽家园”“地名文化润童心,守住记忆‘嘉有名’”等地名文化宣传活动,厚植嘉祥地名文化情怀。 | 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