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
> 新闻动态 > 媒体关注
新华网: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“三化式”改革让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
发布日期:2024-10-18浏览次数:字号:[ ]

(稿件来源:2024年10月12日新华网)

近年来,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以老年人需求导向,构建“区—镇街—村居—家庭”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。截至目前,全区养老机构12处,养老床位总数达2863张,其中护理型床位2547张,养老服务设施160余处,社区日间照料中心、养老服务站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55处,农村幸福院44处,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。

“作为社会工作重点的养老事业,要推动高质量发展,就要整合资源、协力推进,探索社会化养老之路,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到的问题。”兖州区民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蔡学梅表示。为提高养老水平,该区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先后建成7处集特困供养、医养康复为一体的新型敬老院,将敬老院日常运转经费列入全区财政预算。打造孵化培育了依德康、东唐依养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本地高端养老龙头企业,指导九一慧济、惠民、乐龄、光大汇晨4处中端养老机构,提供精神慰藉、文化活动、科学普及等全方位服务。探索“两院一体”医养结合新模式,实现12家养老机构“资源互补、功能互融,可持续发展”的新路径。同时加大对300余名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,推动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、年轻化、知识化,养老水平不断提升,质量不断攀升。

“2021年8月,我们成立了济宁市首家‘幸福基金’,3年筹集资金20多万元,用于‘幸福食堂’运营、困难老党员补助、贫困老人救助以及村里‘为老为小’公益事业。一项基金不但让‘银发生活’变得更加有光彩、有活力,还带动周边爱心企业、热心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热情,带起村里文明新风。”新兖镇武村党支部书记朱宁说。

为搞好精准化服务,兖州区创新“政府引导+企业承接+社会参与”模式,推进日间照料中心、老年食堂等采取连锁化运营,完善助餐、托养护理、生活照料、健康管理、文化教育、休闲娱乐、居家上门等服务,让老年人享受“家门口”的养老服务。根据周边群众居住特点、生活习惯,建成“幸福食堂”54处、老年助餐点102处,启动“幸福‘食’光·兖周到”老年助餐募捐项目,面向社会发布“老年助餐点地图”,打造“广覆盖、贴需求、惠民众、可触及”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,实现养老服务从“我提供你接受”到“你点单我服务”的转变。

新兖镇依托60支村居文明实践站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队,打造了“金晖助老”“情暖夕阳”等各具特色的“为老”志愿服务。

为了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,兖州区建立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,开展探访关爱“日探访”,设置“探访及时达”ABC岗,实行“日周月工作法”,实现“身边”帮扶不间断,今年以来累计帮办代办服务6200余项、助餐配餐6.3万人次。聚焦困难老年人安全、健康等功能性需求,对23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档升级,创新“二四三三”老年助餐服务模式,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到位、科学利用、群众满意。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